近期,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柳紅團隊和楊財廣團隊,在尋找ALKBH5小分子抑制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。該團隊成功發現了一種靶向ALKBH5非催化位點Cys20日晚間新聞報道,這一發現為急性髓系白血?。ˋML)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。
此次研究的重點在于開發一種能夠共價結合到ALKBH5蛋白Cys200殘基上的小分子抑制劑,從而干擾底物與ALKBH5的正常結合,達到抑制其活性的目的。通過一系列篩選及結構-活性關系研究,研究人員確定了一個以馬來酰亞胺作為共價彈頭的關鍵化合物18l。質譜分析和突變實驗驗證了18l確實能夠通過共價修飾Cys200來抑制ALKBH5的活性,并阻止底物與ALKBH5結合。這種化合物不僅顯示出對ALKBH5的強大抑制效果,還具有良好的選擇性。
進一步的研究利用細胞熱轉移實驗、DARTS技術以及基于ABPP方法的化學(http://www.radhaswamibullion.com/sell/l_9/)蛋白質組學等多種化學生物學手段,深入探討了18l的作用機制,并證實了它在體外和體內對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性。研究表明,18l可以通過精確調控RNA表觀遺傳領域內的過程,發揮其抗腫瘤作用,為相關疾病的精準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。
這項成果被《德國應用化學》(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(http://www.radhaswamibullion.com/sell/l_25/)ion)接收并被評為VIP論文,體現了國際學術界對該研究的高度認可。此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、科學技術部以及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的支持,展現了跨學科合作在探索新型抗癌療法中的巨大潛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