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迎來重要節點:碳配額價格首次突破100元/噸,較2021年開市價上漲逾兩倍,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。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,截至9月中旬,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已突破250億元,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5億噸,占全國總排放量40%以上,成為全球覆蓋規模最大的碳市場。
本輪碳價上漲主要受多重因素推動:一是電力行業納入企業(http://www.radhaswamibullion.com/company/)履約要求趨嚴,配額分配趨緊;二是鋼鐵、水泥、電解鋁等高耗能行業加速納入交易體系,市場擴容預期強烈;三是碳金融產品(http://www.radhaswamibullion.com/invest/)創新加快,碳質押、碳回購、碳期貨等衍生品試點穩步推進,吸引機構投資者入場。
碳價上漲倒逼企業加快綠色轉型。華能集團、寶武鋼鐵等龍頭企業紛紛加大節能技改投入,布局光伏、風電等清潔能源(http://www.radhaswamibullion.com/sell/l_34/)項目。同時,碳資產管理公司(http://www.radhaswamibullion.com/company/)迅速興起,為企業提供碳核算、減排方案與交易代理(http://www.radhaswamibullion.com/invest/)服務(http://www.radhaswamibullion.com/sell/l_11/),催生新產業生態。
專家指出,合理碳價是推動低碳轉型的關鍵信號。未來需進一步完善配額分配機制,擴大行業覆蓋范圍,加強數據核查與執法監管,確保市場公平透明,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提供有力支撐。